中医眼科 | 五岁宝宝“交替性内斜视+重影”,五次针灸治疗后,终于看清了

2022-04-20

“妈妈,你怎么变成两个了?”

一开始,妈妈认为五岁多的儿子是调皮捣蛋开玩笑。但宝宝天天说看什么都是“两个”,妈妈反复问宝宝,反复测试,宝宝的回答都是两个,位置也是正确的,不会乱指,告诉妈妈一个在这边,一个在那边。

妈妈相信,宝宝既没有说谎,也没有开玩笑,结合三岁时的检查和医生的建议,妈妈意识到,可能是宝宝的眼睛出了问题。

图片

宝宝的斜视问题是在三岁多的时候发现的,到了五岁的时候并没有改善,并且在之后几个月内出现视物“重影”。舍不得宝宝那么小进行手术,妈妈希望采用保守而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
在宝宝三岁多的时候,妈妈发现宝宝有一只眼球向内“飘”,另一只则正常,到医院检查后,诊断为“交替性内斜视”,医生建议先观察,毕竟宝宝在生长发育阶段,眼部发育不完全,如果随着年纪增长没有改善,则考虑手术治疗。



图片
图片

儿童“斜视”

图片


斜视,顾名思义,眼球的位置倾斜。正常人看东西双眼视线保持相对平行集中在同一目标上。而斜视患者则双眼视线不一致,一眼视物,另眼脱离注视目标,处于歪斜的状态。

图片


当斜视刚出现的时候,很难被注意到,父母应着重观察孩子的眼睛是否偏斜有无歪头的情况。
图片
家长可以准备一个小电筒(光源不能刺眼),然后在距离孩子眼睛大概33厘米的正前方,用小电筒最弱的光,找孩子两眼正中的鼻梁处,观察映光点(即此时瞳孔中心形成的反光点)是否在孩子两眼的瞳孔中心。在瞳孔中心的话,则说明孩子没有斜视;若一个眼睛在瞳孔中心,而另一眼睛映光发生偏位,映光点向颞侧偏的话则说明孩子伴有内斜;映光点向鼻侧偏的话说明孩子可能伴有外斜;上下斜同理。


图片
图片

儿童斜视的危害,父母一定要注意

图片

01

弱视


一般情况下,大部分斜视儿童斜眼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,尤其是单眼斜视和内斜视。
由于双眼视轴不能同时指向同一个目标,两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的物像不同,双眼的视觉信息输入大脑视觉皮层后,视觉皮层抑制了一只眼的视觉信息,导致另一只眼变成弱视眼。

02

影响融合能力和立体视觉


融合是指两眼同时看到的物像在视觉中枢整合为一个物像。立体视是感知物体立体形状及不同物体相互远近关系的能力,是一种较高级的精密视觉功能。
在低龄儿童,斜视可影响大体肢体运动功能及精细的手、脑、眼协调运动的发育。
交替性斜视患儿双眼视力可能均正常,但是却仅能用一只眼注视,因此没有融合功能和立体视觉,不能准确分辨物体的前后距离。患儿长大以后将不能从事诸如驾驶、测绘、外科医生、机械零件精细加工、绘画雕塑等需立体视觉的工作。

03

复视与脊柱异常


临床上有一种斜视叫麻痹性斜视,由于两眼视轴的不一致,同一个物体被接收到不同的视网膜位置,错误的反馈给大脑为两个物象,使人们视物成双影,称为复视。
这种斜视的患儿,由于眼肌麻痹,看东西有重影,为克服重影,习惯采用偏头、侧脸、抬颏等特殊头位来补偿,医学上称“代偿头位”。时间久了,会导致颈部骨骼发育异常。

04

影响心理健康,引发社交恐惧


斜视问题不止在生理上,也可能由于外在的不美观在心理和社交层面影响患儿的自尊心,严重妨碍我们与他人的正常眼神交流,造成孩子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、不合群,影响孩子的性格、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。



图片


图片


中医治疗斜视

图片


目前常用的矫正斜视的方法包括手术治疗、戴镜治疗、辐辏训练等,而中医眼科在斜视、近视等治疗上,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。

斜视在中医称“视岐”,视一为二,伴有上睑下垂者称“上胞下垂”、“睑废”、“睢目”,以眼珠偏视为主者称“目偏视”、“神珠将反”、“风牵偏视”等,是指以双眼注视前方时,眼珠偏离正位,或内或外,或上或下为主要表现的眼病。

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大惑论》记载:“ 邪其精, 其精所中不相比也,则精散, 精散则视歧, 视歧见两物” 。故中医认为重影,是因为汇聚于眼睛中的精气不足,同时又有痰、热、淤、食、湿、郁等邪阻碍于与眼睛相通的脉络,导致眼睛失去协调,眼睛的精气散乱,正常的视物功能受损。


图片
图片

中医针灸治疗交替性内斜视医案

图片


患儿,男,五岁九个月。
主诉
眼睛视物重影5月余,曾到当地医院就诊检查诊断为交替性内斜视,看物体时,眼睛视一为二,眼球转动不自如,双眼眼球视物时略向内偏。

四诊合参
舌质紫暗,有瘀点,脉细涩。
曾多次磕碰到眼睛,挑食,食欲不佳,个子偏小,睡眠佳,二便调。

家族遗传史
患儿祖父母、父亲、叔叔、表妹因此进行了相关的眼部疾病基因检测 ,排查视网膜色素变性、线粒体眼病等遗传基因病变。

图片

患儿平日每天运动2-3小时,运动量大,且家长很少给其使用电子产品。
进行家长遗传史基因检测,患儿父亲基因检测报告的诊断结论为“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”,不排除17号染色体存在变异;家族送检6人中,仅患儿及患儿祖父检测报告为“无变异”


诊断
气滞血瘀。
目珠偏斜,转动受限,视一为二,或见上胞下垂,瞳神散大不收,视物模糊。瘀阻脉络,血行障碍,全身缓慢而持久地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濡养故舌质紫暗,有瘀点,脉细涩。

治则
平肝息风,活血化瘀,调和气血。

治疗过程
患儿于2021年12月16日首次到明承中医就诊。
本病由气血瘀滞,经筋弛缓,目珠维系失衡而致,袁和平医生施以针灸调和气血、疏通经络进行治疗。

图片

小朋友针灸的时候,从害怕大哭,到跟医生说“今天我要扎(留针)久一点,让你们看到我的勇敢”。在家长的鼓励与陪伴,医务人员的耐心与鼓舞下,共同见证小朋友的康复。

连续针灸三次后,2021年12月18日复诊眼睛重影已经有明显改善,基本已经不会重影。虽偶有反复,但小朋友自己的配合治疗意愿和家长的治疗信心大增。

第五次治疗后,小朋友馈诉视物无重影,情况稳定,无反复,继续巩固治疗。

十次治疗后眼睛重影痊愈。

医嘱

1、 规律作息,不宜熬夜。
2、少喝冷饮、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3、适当锻炼,提高自身免疫力。



图片
图片

小儿斜视预防要点

图片


01

家长重视与观察
预防斜视要从婴幼儿时期抓起,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,注意双眼协调功能及眼位是否异常
加强和老师的沟通,请老师留意孩子学习、绘制手工、进行体育运动时的用眼情况,帮助家长尽早发现异常。

02

注意用眼卫生


经常注意孩子的眼部卫生和用眼卫生情况。
灯光照明要适当,不能太强或太弱,印刷图片字迹要清晰,不要躺着看书,不长时间看电视、打游戏机与玩电脑等。
孩子看电视时,除注意保持一定距离外,不能让小孩每次都坐在同一位置上,尤其是斜对电视的位置。应时常左中右交换座位,否则孩子为了看电视,眼球总是往一个方向看,头也会习惯性地向一侧歪。时间久了,6条眼肌的发育和张力就不一样,失去了原来调节平衡的作用,一侧肌肉总是处于紧张状态,另一侧则松弛,就会造成斜视。

01

有家族史则需要重点注意

对有斜视家族史的孩子,尽管外观上没有斜视,也要在2周岁时让眼科医生检查,看看有无远视或散光。


阅读476
分享